TEI Lite 中文譯稿

文件編碼組織 後設資料標誌集 選錄版
TEI Lite


16. 詮釋與分析

有一種說法:所有的標記都是詮釋或分析的形式。因為要以任何一貫的方式確實地辨別「主觀」與「客觀」資訊,是非常困難,而且是不可能的。相較於客觀判斷,主觀判斷基本上較易引發的爭議也是事實。因此,許多學者傾向只有在當這個詮釋可能提醒讀者,相較於其他的標誌,這個部分被視為開放討論時,才會使用。本章節描述TEI架構中幾個為符合這個需求所產生的元素。

 

16.1. 拼寫正確的句子

詮釋的基本範圍是橫跨整個文本的,與其他結構單元無特殊的關係。一個有用的序言(預備、在前的)用來強調詮釋,於是分割文本成分散而可辨的單元,每一個單元帶有一個標籤,用來做為一種「正規的參考資料」。為使這種用法變得容易,這些單元不可相互重疊,亦不可互相包含。各單元可以簡便地使用下列的元素來表現:

<成句單位>/<s>
標標誌文獻中的成句單位(s-unit)。目的在建立一個涵蓋全部文本的簡單的正規參考資料架構。屬性包括:
類型/type
為單元分類(例如:敘述句、疑問句等。)

如同名稱所建議,元素<成句單位>(<s>)最常用來標誌拼寫正確的句子(至少在在語言學的應用上),也就是說單元由標點符號等拼寫正確的特徵來定義。例如,在簡愛的章節中談論到稍早所發生事情時,可被分為下列的成句單位(s-units):

<pb n="474"/>
<div1 type="chapter" n="38">
<p><s n="001">Reader, I married him.</s>
<s n="002">A quiet wedding we had:</s>
<s n="003">he and I, the parson and clerk, were alone present.</s>
<s n="004">When we got back from church, I went
into the kitchen of the manor-house, where Mary was cooking the dinner,
and John cleaning the knives, and I said &mdash;</s>
<p><q><s n="005">Mary, I have been married to Mr Rochester
this morning.</s></q> ...

注意元素<s>不可以使用巢狀結構:一個元素<成句單位>(<s>)的開始,表示上一個元素<成句單位>(<s>)已經結束。當一個成句單位(s-units)用上述的方法標誌,建議將整個文本中的成句單位都要頭尾相接,以使得被分析的文本中的每一個字,都可以確實地以一個元素<成句單位>(<s>)標誌,被標誌部分即可用辨識碼來指定一個唯一的參考資料如果識別碼在文獻中為唯一值,則上述例子中的屬性識別號(n),改為屬性識別碼(id)會更好。

 

16.2. 一般目的的詮釋元素

目的較為普通的分割元素,元素<強制分割>(<seg>)在識別其他未標誌的交互參照目標與超文件連結時已經介紹過(見章節「8. 參照連結」)。元素<強制分割>(<seg>)識別文本中某些片語層次的部分,編碼者可指定一個使用者設定的類型(type),最好同時可以指定一個唯一的識別碼。這種方式可用在標記已出版的TEI指原導則中未提供的原文特徵。

例如,指引中並未提供元素<道白句>(<apostrophe>),以標誌在文學作品中講述者直接向讀者(或聽者)講述的部分。其中一種處理的方式,是將這些視為被元素<引句>(<q>)標誌的段落,並以相對應的人物(who)屬性值與其他的人物作區別。另一種較為簡單,實際上也較普遍的解決方式,是如下例所示來使用元素<強制分割>(<seg>):

<div1 type="chapter" n="38">
<p><seg type="apostrophe">Reader, I married him.</seg>
A quiet wedding we had: ...

元素<強制分割>(<seg>)中使用屬性類型(type)可使用任何屬性值,因此,任何片語層次的現像都可以被記錄。最好可以將這些屬性值及其特性記錄在TEI Header中。

具某一類型的元素<強制分割>(<seg>)(不同於看來相似的元素<成句單位>(<s>)),可以在同一類型或其他不同的類型的<強制分割>(<seg>)元素巢狀結構層層疊套。巢狀結構可以表現相當複雜的結構,在上面的章節「8.3 連結屬性」中已提供部分範例。但是,由於必須注意元素必須正確地被疊套的要求,不得相互重疊,它無法應付一般的詮釋需求,作完全無視於文獻階層的武斷分割。詮釋的本身也只能表現單一的類型(type)屬性值。

以上的限制也適用於元素<詮釋>(<interp>)中,元素<詮釋>(<interp>)以比較直接的的方式,為相當複雜的詮釋資訊,提供強而有力特徵的標誌。

<詮釋>/<interp>
提供連結到一段文字的詮釋註解。屬性包括:
標準格式值/value
辦識被註釋的特定現象。
責任類型/resp
標明註釋的責任者。
類型/type
標明章節中被註釋的現像的種類。參考值包括圖形、特性、主題、暗示、或是被標誌的段落為已被定義過的特殊敘述類型。
實際位置/inst
指向目前的元素所表現的分析或是詮釋的內容的實體。
 
<詮釋群組>/<interpGrp>
將標誌<詮釋>(<interp>)匯集在一起。

本元素允許編碼者將詮釋的分類以及詮釋所分類的特殊內容逐一列出。因此,一個元素<強制分割>(<seg>)可說是簡單地表現某些東西是一個道白句,使用元素<詮釋>(<interp>)時,則可說這是一個大的分類(敘述角色的)中被標誌的段落(道白句部分)。

除此之外,<詮釋>(<interp>)是一個空的元素,必須連結到應用的段落,不論是藉由章節「8.3 連結屬性」中討論過的屬性分析(ana),或是藉由元素本身的屬性實際位置(inst)。這意味著任何分析的類型都可以被表現,不需與文獻的階層相關,也使將特殊類型的分析群聚在一起變得容易。元素<詮釋群組>(<interpGrp>)即以群聚特殊類型的分析為目的而設。

例如,假設使用者想要標誌文本在主旨、主題素材、敘述的角色及敘事中各場景的位置等多樣的面向。以取自簡愛中的篇章為例,作不同的分割,或與道白、誇飾與隱喻的敘述角色有關;或與參考到教堂、僕役、烹飪、郵務及蜜月等主題素材有關;或與在教堂、廚房及不特定地點(客廳?)等地的場景有關。

這些詮釋可以被放在元素<文件內容>(<text>)中的任何地方,將所有的詮釋放在同一個地方(例如,文前或文後資訊的獨立區段)似乎是個好的做法,如下例所示:

<back>
<div1 type="Interpretations">
<p><interp id="fig-apos"  resp="LB, MSM"
     type="figure of speech" value="apostrophe"/>
<interp id="fig-hyp"   resp="LB, MSM"
     type="figure of speech" value="hyperbole"/>
<!-- ... -->
<interp id="set-church"  resp="LB, MSM"
     type="setting" value="church"/>
<!-- ... -->
<interp id="ref-church"  resp="LB, MSM"
     type="reference" value="church"/>
<interp id="ref-serv"    resp="LB, MSM"
     type="reference" value="servants"/>
<!-- ... -->
</p></div1>

這類編碼的明顯重覆,可以使用元素<詮釋群組>(<interpGrp>)群聚所有的共享相同屬性值的元素<詮釋>(<interp>),而相當程度地減省,如下所示:

<back>
<div1 type="Interpretations">
<p>
<interpGrp type="figure of speech" resp="LB, MSM">
<interp id="fig-apos" value="apostrophe"/>
<interp id="fig-hyp"  value="hyperbole"/>
<interp id="fig-meta" value="metaphor"/>
<!-- ... -->
</interpGrp>
<interpGrp type="scene-setting" resp="LB, MSM">
<interp id="set-church"  value="church"/>
<interp id="set-kitch"   value="kitchen"/>
<interp id="set-unspec"  value="unspecified"/>
<!-- ... -->
</interpGrp>
<interpGrp type="reference" resp="LB, MSM">
<interp id="ref-church" value="church"/>
<interp id="ref-serv"   value="servants"/>
<interp id="ref-cook"   value="cooking"/>
<!-- ... -->
</interpGrp>
</p></div1>

一旦這些詮釋元素被定義,就可與文本的部分連結,有兩種應用方式,可僅採其一,或是二者並用。在任何適用的元素內使用屬性分析(ana)

<div1 type="chapter" n="38">
<p id="P38.1" ana="set-church set-kitch"></p>
<s id="P38.1.1" ana="fig-apos">Reader, I married him.</s>
...

注意在此例中,因為段落有兩個場景(在教堂及廚房內),兩者都輔以識別代號。

另一種可行的方式是,元素<詮釋>(<interp>)可以指向文本中所有應用到屬性實際位置(inst)的部分:

<interp id="fig-apos" type="figure of speech" resp="LB, MSM"
   value="apostrophe" inst="P38.1.1"/>
<!-- ... -->
<interp id="set-church"  type="scene-setting" value="church"
   inst="P38.1" resp="LB, MSM"/>
<interp id="set-kitchen" type="scene-setting" value="kitchen"
   inst="P38.1" resp="LB, MSM"/>
<!-- ... -->

元素<詮釋>(<interp>)不受限於任何特定類型的分析,上例顯示的文學分析不過是可能用法的一種,使用者也可以同樣的方式使用<詮釋>(<interp>),來標誌語言的局部演說分析。例如,在章節「8.3 連結屬性」中的例句所假設的語言分析,可以如下方式表示:

<interp id="NP1" type="pos" value="noun phrase, singular"/>
<interp id="VV1" type="pos" value="inflected verb, present-tense singular"/>
...

 

上一章 回到目次 下一章


譯自TEI官方網站的TEI Lite網頁:http://www.tei-c.org/Lite/
網頁內容未經任何校訂,恐有疏漏,請勿任意轉載引用
若有任何疏漏及錯誤之處,歡迎來信指正:sofia@gate.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