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Subject)

定義

說明一件藝術作品的主題(通常指其內容)是敘事性的、圖像性的或藉由抽象或圖畫式構件傳達出非客觀性的意義。這些主題皆是藉由藝術作品描繪出來。在建築或物件裡,由於沒有描述性的內容,因此此元素可包括物件或建築的功能。

次目錄

描述 (DESCRIPTION)
  標引詞彙 (INDEXING TERMS)
識別 (IDENTIFICATION)
  標引詞彙 (INDEXING TERMS)
詮釋 (INTERPRETATION)
  標引詞彙 (INDEXING TERMS)
詮釋歷史 (INTERPRETIVE HISTORY)
註釋 (REMARKS)
引文 (CITATIONS)

討論

所有的藝術和建築作品都具有主題。本類目的內容是記錄下列問題的答案:什麼的作品或以什麼為主題的作品(What is the work of or about?)。根據過去的傳統,「以什麼為主題的作品(通常稱為about-ness)」的定義是圖像學的、敘述性的、主題性的或象徵性的意義。「什麼的作品(通常稱為of-ness)」內定義為由客觀的、非專家的、不具專業知識的觀賞者所看到的東西。考慮到這些主題議題對檢索來說很重要。

主題可以是故事或傳說,因此是敘述性的(narrative)。例如繪畫的主題可以敘述性的場景,如Christ Led before Pilate或Crucifixion,兩者皆是Passion of Christ 系列的ㄧ集。一件單一作品可包括源自同一系列故事的多個事件,例如Parlement de Paris大師的Crucifixion畫板包含在中央呈現的Crucifixion,較早發生的場景Veronica wiping Christ's face在右方(背景裡),左方則是後來發生的場景Christ releasing the souls from Purgatory (其死後)。這幅祭壇畫原本也包含了兩翼,描繪了Passion系列的其他場景。

作品的主題通常不會述說故事。一件雕刻品的主題可能是「淋浴少女(young woman bathing)」;畫像的主題可能是有名的荷蘭官員Jacob van Reygersberg;素描的主題可能是an elevation for a facade;壺的主題可以是其幾何的紋飾或其功能;長方形廊柱大廳(basilica)的主題可能是對Holy Cross (Santa Croce)的題獻或作為祭祀地點的功能。主題可以透過詮釋顯示出內隱的主旨和特徵,例如一個具有獅頭凸飾的銅門把可能具有超過動物圖像的意義。它可能顯示所有者的力量以及是這棟房子的守護者。

主題內容可以從文學、傳統或其他藝術作品的標準題旨上獲得;也可以非常個人的或是藝術家個人想像的結果。藝術作品的內容對其概念、形式和對話的力量佔有非常核心的地位。藉由記錄作品的代表性面向,可以顯示這些作品之所以重要和獨特的特徵。

圖像的識別可以是不確定以及自由詮釋,也可反應某位學者或批評的意見。例如可能不容易分辨一圖像是描繪羅馬女神維納斯(Venus)或希臘的阿佛洛狄特(Aphrodite)。這些不確定性也應包含在記錄裡。

應用of-ness和about-ness於主題的分析,是較不嚴謹地根據人類對圖像意義理解與識別的理論。藝術史上最有名的理論是來自Erwin Panofsky。[1] Panofsky指出藝術上有關意義的三個層次:前圖像上描述(Pre-iconographical description)、表現上的分析(expressional analysis)和圖像上的詮釋(iconographical interpretation)。「主題」元素下的三種次元素反應了傳統藝術界分析主題的方式;另一方面,如要以簡單和實際的方式來應用這三個原則,標引主題的方式將有助於檢索。

主題分析的第一個層次需要對所描繪的內容作客觀的「描述(DESCRIPTION)」,例如列寧格勒美術館(Hermitage)裡,胡東(Houdon)的塑像作品:穿制服的人(man in uniform)。主題分析的第二個層次是對主題的「識別(IDENTIFICATION)」:喬治華盛頓的雕像(portrait of George Washington)。主題分析的第三層要說明作品的深層意義,即「詮釋(INTERPRETATION)」:華盛頓以古典姿態站立,且倚靠在一捆棍棒旁,這捆棍棒象徵羅馬行政官(magistrate)的權威。所以胡東把華盛頓和卓越的、有權力的古代羅馬行政官連結在一起。因為意義會隨時間而改變,因此要註明作品的詮釋歷史。

學術上有關主題的討論,這三種層次的主題通常會形成一個整體,因此當標引主題時,將它們分開考慮是有幫助的。

除了依據三層分析來描述主題外,提供檢索的標引也是重要的。須標引作品裡所有有名稱的主題,如人稱、地點和事件的專有名詞、為人所知的圖像主旨(例如Adorationn of the Magi)。使用一般的辭彙去標引主題是非常重要的,如此將會使研究者找到所有相似的作品。使用控制辭彙可以確保即使同義詞也可以檢索得到,例如羅馬名字Hercules和希臘名字Herakles是指相同的神話英雄;the Three Kings和Three Wise Men皆是指Magi內相同的主角;stag beetle和pinching bug是同義詞,同指Lucanidae家族的昆蟲。即使主題可能指「題名」類目,完整的描述和內容標引應在「主題」裡指出。

來源

作品主題的客觀描述可能來自直接的觀察。傳統習慣上和可接受的主題名稱可從標準來源書籍裡一點點獲得,例如Lexicon Iconographicum Mythologiae和Louis Reau's Iconographiede l'art chretien。出版文獻、書籍和類目提供了內容和意義上過去和現在的詮釋。藝術家可能會對作品主題作一些陳述。

用途

主題資訊對藝術研究來說,不管對學術或一般大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過去在描述性的書目和專書裡常作連結形式和內容的研究、依據新的文獻和時間來分析主題,且將社會、宗教、歷史和政治環境和作品作連結。

檢索

「主題」是主要檢索點。在「描述」、「識別」和「詮釋」的「標引辭彙」記錄描繪性主題的一般術語或專有名詞是非常重要的。不必要將這三種層次的辭彙分開儲存,換句話說,同一件作品或同一群組作品的主題描述標引辭彙須一起儲存和一起檢索。但是,在著錄主題時,此三種層次的主題描述和標引都需考慮進去,因此在這些次類目裡須分別列舉。

最基本的檢索層級是透過「描述(DESCRIPTION)」(例如:女人變成一棵樹)。這裡,研究者可能會有興趣於特定主題的描述,如女人或特定動作。此類的搜尋可藉由其他準則來深入定義,如地點、時間或藝術家。

第二層的主題檢索是透過主題的「識別(IDENTIFICATION)」(題名),例如希臘神話的角色達芙妮(Daphne)。研究者在本層次是有興趣在特定主題或事件的描繪。檢索的第三層次包含主題或影像的詮釋,例如達芙妮(Daphne)的故事是指變形(metamorphoses)、月桂(laurel)、阿波羅(Apollo)、逝去的愛(lost love)或詩(poetry)。

主題的檢索可以進階地藉由參數來限制,因此有可能去識別德國有關Crucifixion的描繪,並和義大利的描繪比較,或去研究某位藝術家對某一主題上方法上的變化,例如拉斐爾「聖母和聖嬰(Madonna and Child)」的描繪。

特定主題可藉由主題的內涵意義獲得。客觀且描述性的辭彙,例如神話學、變形和阿波羅週期(Apollo cycle),對主題類型的研究非常重要。

關聯性

主題的元素可記錄在數個其他類目裡。「物件/作品-類型」可記錄有特殊意義的物件特定形式,例如花瓶的類型名稱、或禮拜儀式的物品。「背景」或「創作-委託」可以給主題的選擇提供補充的資訊以及特定時代的意義。「風格/時期/團體/運動」描述了風格或描繪主題的方式。「相關作品」可以引用其他相同主題且直接影響創作的作品,或受特定主題而影響主題的作品。「相關視覺作品」包含相關視覺資料的參考資源,這些資源有助於識別作品的主題。「相關文獻資源」可以引用文獻裡的一段文字,這段文字是作品所描繪的或指示的內容。


主題-描述 (Subject Matter - Description)

定義

藉由描述作品影像上的一般元素或影像所描述、所代表或所憑藉的一般元素來描述作品。

範例(選例)

婦人抱著一個嬰孩,有一個男人在其後,三個握著物件的男人在其前

排放在桌上有水果、烹飪器具和一塊布

風景畫裡有傾頹的建築及幾個人物

頭上有光環的男人站立著,兩臂高舉

Boboli花園的鳥瞰全景

討論

本類目應包含重要視覺元素的客觀描述,例如形狀、人物、和物件。主題的描述或作品的「前圖像(pre-iconography)」描述應越客觀越好,以確保物體的識別在最簡單的層次,即最基本的描述。作品內姿態上、圖案上以及抽象的構圖在此類目內不用說明或表示。

顯著的視覺元素描述提供藝術作品前圖像的說明。Panofsky說明了以下的例子:一個男人,遇到另一個人,將帽子從頭上舉起。如此非詮釋性的描述說明了這男人在做什麼(其姿勢),在什麼情況下發生這動作(越過另一條街),以及在何處做這動作(在街上)。[2]這樣的描述只描述動作,並沒有解釋是對舊識的迎接。

在符號學的術語裡,作品主題的描述識別了作品作者所選擇的帶有意義的符號。

「描述」對無法識別、無法從客觀觀察裡給予名稱的描述特別重要(如有船的海景水彩畫、或有棕櫚葉和圓形裝飾圖案的地毯)。本層的描述對一般大眾或非特定領域的藝術學者提供檢索途徑;也可徵集具有相似特徵的作品,例如所有風景裡有裸女的圖畫;對區別具有相同圖像但不同人物特質的作品也很有幫助,例如「裸女斜倚著,望向右方,男人在左方彈著風琴,越過肩膀望向女人」的場景就和「裸女斜倚著,望向右方,男人在左方彈著琵琶,越過肩膀望向女人」。兩幅圖畫都是提香(Titian)的「維納斯」,但一幅是屬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另一幅則在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再者,在有關一些視覺元素識別的問題裡,作品主題的描述提供了討論的基礎。所描述主題或圖像的識別以及主題或圖像的詮釋皆奠基於此層次的觀察描述。

前圖像描述的精細程度則依各單位的政策而定。

用途

一件作品的創作階段可以幫助辨識作品,並使作品和其他類似作品有所分別。

檢索

有關創作階段的敘述性陳述通常對研究者來說是足夠了。如果元素「創作階段」要成為檢索點,則敘述文字裡的資訊要被編入索引(indexed)。


主題 - 描述 - 標引詞彙 (Subject Matter - Description - Indexing Terms)

定義

標引詞彙主要表達作品描繪的內容或何種東西被描繪在作品裡。這些詞彙皆為一般的詞彙,而非專有名詞。

範例(選例)

婦人
嬰孩
獅皮
留鬍子的男人
圓柱
火車
裸女
野餐
紅圈
歪像(anamorphosis)
鳥瞰全景
海景

戰爭
男孩玩耍
男女接吻

討論

對藝術或建築作品給與視覺元素的標引辭彙,提供了作品內或藉由作品所描繪元素的客觀描述,並提供作品間的比較。

重要的視覺元素,例如形狀、人物和物體應以控制辭彙記錄。標引辭彙應呼應在「主題-描述」文章式描述的重點。標引詞的詳細程度端由各單位的政策來決定。

檢索

這是主要檢索點(PRIMARY ACCESS POINT)。參見「主題」部份。

術語/格式

建議使用控制辭彙,例如AAT, Garnier's Thesaurus iconographique, ICONCLASS, the Index of Jewish Art, 或LCSH。本次類目可以連結到權威檔,例如「一般概念識別資料」(GENERIC CONCEPT IDENTIFICATION)。此權威文件可以和上述控制辭彙裡的術語一起公佈。


主題-識別 (Subject Matter - Identification)

定義

描繪在藝術作品裡的主題名稱,即指圖像學(iconography)。圖像學是指作品中有名的神話、小說、宗教或歷史上敘事性的主題,或是非敘事性的內容,而以人物、地點或事物的形式表示。

範例(選例)

韓國男人

朝聖者來訪(Adoration of the Magi)

天使報喜(Annunciation)

海克力士(Herakles)

在一個環繞著磚牆內的花草園內,聖母瑪麗亞坐在矮凳上,一盆百合花擺在她的腳邊,在她的左手握著一本舊約聖經。書翻在以賽亞第53回(Isaiah 53) (譯文為: 他遭到男人的輕視與拒絕;耶穌基督(a man of sorrows),而常感悲傷)。她的右臂環抱著聖嬰。聖嬰握著一顆梨並看著觀畫者,他的右手感恩似地上舉。聖母瑪莉亞憂鬱地直視聖嬰。一顆梨樹在基督的左側;一塊大理石板,看似石棺蓋,倚靠在右牆邊。

討論

可識別的圖像包含了敘事性或非敘事性的內容。兩者可能包含了可識別的個人、團體、地點、事件、類型、想法或概念,這些應標引出來,也應包括不確定性。

敘事性的圖像包含虛構或歷史事件的影像。這些事件在視覺可呈現為單一事件,例如Burning of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事件中的一插曲,如Birth of the Virgin (這是Life of the Virgin Mary群組故事裡的一段);或完整的故事,例如Labors of Hercules。The Mad Hatter's Tea Party是虛構主題的一例;Buddha Disputing with the Sages或釘十字架(Crucifixion)則是宗教上的主題;Maximilian Led to the Firing Squad和Ashurbanipal Killing a Lion則是歷史故事。如果作品主題是來自文學作品,則應在「主題-引文」裡列舉。例如大衛的Farewell of Telemachus and Eucharis是根據Fenelon (1699)的教誨小說(didactic novel)Telemaque而作的。

非敘事性圖像包含靜態的,個人、地形位置或物體的獨立表現。非敘事性的圖像可以以Portrait of Louis XIV, View of Lake Como或Still Life with Japanese Beetles為例。區辨敘事性和非敘事性的場景是很困難的,例如Christ Crucified with Saints Francis and Anthony Attending是描繪祈禱的場景,主要取材自Life of Christ的一個插曲,且將它置於在沈思其意含的中古聖哲中央。對未受訓練的觀賞者來說,可能無法了解這三個角色並不屬於相同的故事,因此這細微的差異可以不須指明。圖像上的資訊可來自文學材料、歷史文獻和視覺、素材文化上的傳統。

來源

圖像的識別可參考神話、宗教文本,史詩歷史(epic cycles),圖案書(pattern books)和編年史。其他有關西方傳統的參考資料包括ICONCLASS、Lexicon Iconographicum Mythologiae Classicae、Louis Reau的L'iconographied l'art chretien、Gertrude Schiller的Iconography of Christian Art、Bibliotheca Sanctorum、George Kaftal的Iconography of the Saints in Italian Painting、Lexikon byzantinisch-christlicher Symbole以及Andor Pigler的Barockthemen。而其他非西方傳統的參考資料包括The Gods and Symbols of Ancient Mexico and the Maya可作為作品裡識別主題的輔助資料。

藝術家可能已經識別出作品的主題。當作品是描繪個人、團體或地方時,其他已知主題的視覺資料可以作為辨識作品的參考。

用途

有關作品主題或圖像上的命名並不只可連結相關或相似主題的物件,也可以作為標示和識別資料。如果看到金幣墜落在裸體的女性上,則可以聯想到希臘神話的背景,並和達妮(Danae)的故事相關連。[3]

圖像學通常是研究的核心,去探究主題討論的變化,並透過單獨比較或藉由融合不同時間、創作地點、藝術家的比較來研究。另一方面,圖像學也可支援歷經不同時代,主題意義變遷的研究。


主題 - 識別 - 標引詞彙 (Subject Matter - Identification - Indexing Terms)

定義

識別作品描繪的主題,通常以控制詞彙的形式出現。

範例(選例)

亨利四世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日本東京
荷蘭萊頓(Leiden)鄉間
湯馬士傑佛遜
瑪麗亞與聖嬰
司美的三女神
喬治華盛頓
朝聖者來訪

討論

標引描繪在藝術作品的識別主題是很重要。結合權威資料對標引主題是必需的,包括人物/團體的權威檔,地理空間、建築和圖像主題的權威資料。

一件作品可能有多重主題,例如一件希臘花瓶可能在A面有Judgement of Paris圖案,而在B面有Two Amazons Battling a Greek Warrior。一幅多聯屏風可能有十個主題(如Catherine, St. Ursula, Madonna and Child, St. Apollonia, St. Mary Magdalen, John the Baptist, St. John the Evangelist, St. James Major, St. Bartholomew and St. Peter)。主題的識別可能會隨時間而改變,如Giambologna的Young Woman Bathing早先被識別為Bathsheba,更早之前被識別為Bathing Venus。如果主題的識別是有爭議的或不確定,應標引所有可能的主題。例如達文西的素描可能是Christ Child with a Lamb,或那個小孩可能是John the Baptist。

檢索

本類目為「主要檢索點」。參見「主題」。

術語/格式

對圖像主題,控制辭彙包括ICONCLASS, Garnier's Thesaurus iconographique, the Index of Jewish以及LC Thesaurus for Graphic Materials。

對識別人物或團體,建議使用權威檔。辭彙資源包括Canadiana Authorities, LC Name Authorities以及ULAN。

對識別作品裡出現的建築物,建議使用建築權威檔。辭彙資源包括Canadiana Authorities, LC Name Authorities。

對於地理地點的識別,建議使用控制權威檔。辭彙資源包括TGN, BGN, Canadiana Authorities, LC Name Authoritites以及LCSH。

本次類可連結到一權威檔案,例如「主題識別資料(SUBJECT IDENTIFICATION)」。此權威文件可以和上述控制辭彙裡的術語一起公佈。


主題-詮釋 (Subject Matter - Interpretation)

定義

藝術品的主題或圖像所顯示的意義或主旨。

範例(選例)

[聖母與聖嬰]
以賽亞的原文及大理石墓碑指示了基督正逼近受難與死亡。水果也間接指出他的死亡,因為它象徵了亞當的原罪,而基督必須以死救贖人類。而封閉的花園及百合花象徵了天使報喜(Annunciation)和處女懷胎(Virgin Birth)

[Lorenzo de' Medici as a Magus]
此類具象的用意是為了顯示力量和宗教上的奉獻。

[朝聖者(Magi)]
朝聖者代表了已知世界的三個部份、三種民族的人類、三個年齡層的人。他們贈送三種禮物:金子(象徵基督的王位)、乳香(因基督的神性),以及沒藥(myrrh) (用作防腐,預告了基督的死亡)。

討論

藝術作品通常帶有超越主題的意義。例如雕像可能傳達了供人雕刻者和歷史或神話人物間的連結關係;反之,神話人物可能代表真人的肖像畫,如同卡諾瓦(Canova)的Maria Paolina Borghese as Venus Victrix。同樣地,主題也可指出特徵或主旨。

一個單一主題可能有多種詮釋,須將不同的意見含括進來。

主題所呈現的意義或主旨詮釋也應將社會背景考慮進來。例如一位婦人將嬰孩抱在胸前這樣的形象如果在義大利十二世紀創作,可能被視為「處女和聖嬰(Virgin and Child)」,其意義是為了傳布聖母馬利亞的博愛(Caritas)和基督的神性(hypostatic)。而在杜米埃(Daumier)的「三等車廂(Third-Class Carriage)」裡,少婦餵養嬰兒的圖像反應了藝術家對十九世紀法國社會崩解和都市憂鬱症(melancholia)的看法。


主題 - 詮釋 - 標引詞彙 (Subject Matter - Interpretation - Indexing Terms)

定義

標引詞彙摘述了作品主題的概念詮釋。

範例

力量
權力

死亡
處女懷胎
原罪
救贖
犧牲
真理
純潔
偶像崇拜

討論

標引詞彙使得主題的詮釋是可以檢索的。

檢索

本類目為「主要檢索點」。參見「主題」的討論。

術語/格式

建議使用控制辭彙,例如Garnier's Thesaurus, iconographique, AAT, ICONCLASS, Index of Jewish Art, LC Thesaurus for Graphic Materials或LCSH。本次類目可以連結到權威檔,例如「主題識別資料」(SUBJECT IDENTIFICATION)。此權威文件可以和上述控制辭彙裡的術語一起公佈。


主題 - 詮釋史 (Subject Matter - Interpretive History)

定義

一件作品的詮釋歷史或圖像學是指其主題意義在歷史上的位置。圖像學的研究主要是探索經歷了一段長時間且通常在不同的社會下,圖像學主題意義的發展和改變。

範例(選例)

解釋Endymion Sleeping
在西方社會,平躺男性的主題,即以手臂枕於頭部的睡姿,始於西元前三世紀,表示了半神人受到干擾的睡眠(Barberini Faun)。直到西元前一世紀,其主題轉變成折磨女性的睡眠(Sleeping Ariadne-type)。在西元二世紀時,羅馬人利用睡眠的象徵表達受毒害的男人將成為神(例如Endymion)。其後,從中世紀、文藝復興到現代,睡姿的主題一直採用受干擾睡眠的意義且不必言明地被如此理解。

討論

學者藉由時間、空間和觀念上的不同區別「圖像學(iconology)」(詮釋歷史)和「圖像(iconography)」(主題識別)。圖像學在其詮釋上和歷史上的範圍較圖像大(僅是主題的簡單命名)。圖像學的分析可以著重在同一時期觀點極度不同學者間的研究,也可以是不同時期學者的觀點研究。例如十九世紀荷蘭的內景總是描述tours de force的寫實主義以及先知(forerunner)的照片。到了二十世紀,學者開始發現在這些景色裡圖像的意義,並將其詮釋為在那時當地的俗話或政治口號的視覺版本。到了1970年Svetlana Alpers提出了反面的觀點認為荷蘭景物僅是描述性的,但顯示了一個國家對中上階級價值的社會偏見。這樣的爭論仍未獲得解決。[4]

圖像學廣泛地觸及到文化和歷史革命。例如當在討論十七世紀的繪畫Judith and Holophernes時,描述會勾勒出站在棚子內的女人,握著一把劍和被割下的男人的頭,旁邊站著一個拿麻袋的老女人。這畫的主題可能是Judith with the Head of Holophernes。而主題的詮釋可能會提及某個藝術家對主題的詮釋,即表現女人對受壓迫的媒妁婚姻的盛怒之感。本作品的詮釋史可能會將上述這種特殊的分析置於故事的起源-猶太歷史下(Judith的謀殺行動使得耶路撒冷免於滅亡)。後來在燙金手抄本發展為在棚子內的單一場景,以作為十五世紀佛羅倫斯推翻暴政的政治象徵。接著到十七世紀此場景被用來作為個人境況的表現。

詮釋史提供了作品意義和文化、歷史形式的連結基礎。

本資訊包含了已出版或未出版的圖像詮釋摘要。


主題-註釋 (Subject Matter - Remarks)

定義

有關藝術作品詮釋歷史的補充資訊,包含證據的詮釋或來源資訊的引文。


主題 -引文 (Subject Matter - Citations)

定義

提供記錄在「主題─詮釋史」資料的參考資源,包括書目資料、未出版的檔案或個人意見等。


章末注解

[1] Erwin Panofsky, Studies in Iconology: Humanistic Themes in the Art of the Renaissan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9)。本書的開頭對圖像學和圖像進行討論。討論著重在兩種概念在哲學上的區別,分別是藝術上的文學來源和形象傳統,以及人類心智詮釋圖像的潛在趨勢和其在文化體系(cultural cosmos)的地位。本書討論的內容有:主要或根本主題,主題可以是真實的或表現式的;表現分析(expressional analysis),是探討圖像和寓言,需要對文學主旨或概念熟悉;圖像詮釋,主要探討固有意義或象徵意義。

[2] Erwin Panofsky, Studies in Iconology: Humanistic Themes in the Art of the Renaissa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2), p3.

[3] 所有三福畫都用堤香所給的名稱,時間都是1554年。三福畫分別在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Prado),聖彼得堡的列寧格勒美術館(Hermitage),以及維也納的Hofmuseum。

[4]Svetlana Alpers, The Art of Describing: Dutch Art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