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Metadata藏品元素需求表單 藍色待定之內容 紅色範例之內容
元素中文名稱 |
元素英文名稱 |
定義 |
著錄規範 |
||
Element |
Qualifier |
Element |
Qualifier |
||
分類號 |
文物分類號 |
Management Code |
Main Code |
該文物的「文物分類號」 |
編碼原則à 由登記組、資訊中心提供的編碼原則為準,請參考附件(一) |
總登錄號 |
Second Code |
該文物的「總登錄號」 |
著錄原則待定案(器物處、登記組) |
||
原始編號 |
Original Code |
該文物的「原始編號」 |
(按2001/3/22會議內容) |
||
儲存箱號 |
現貯箱號 |
Storage Code |
Current Storage Code |
該文物目前的儲存箱號 |
基本上與「存台箱號」相同 |
存台箱號 |
N.P.M. Storage Code |
該文物來台後的儲存箱號 |
著錄原則待定案(器物處、登記組) |
||
存滬箱號 |
Original Storage Code |
該文物來台前儲存箱號 |
著錄原則待定案(器物處、登記組) |
||
狀況 |
保存狀況 |
Condition |
Condition |
該文物目前的保存狀況 |
代碼表(一)(待定案) 現況良好/破損待修/不宜提件/輕度損傷/送修中/嚴重破損 |
取得方式 |
Resource |
該文物的取得方式 |
代碼表(二) 故博/中博/自購/捐贈/寄存/日本歸還/其他 |
||
原典藏單位 |
Original Storage Department |
該文物入藏之前的原典藏單位 |
1.原典藏單位為「故博」者,代碼表(三):養心殿…等。 2.「中博」填寫中央博物院 3.「捐贈」填寫捐贈者姓名。 ex.周銳、震旦文教基金會 4.「寄存」填寫機構名稱。 ex.外交部 |
||
現典藏單位 |
Now Storage Department |
該文物目現的典藏單位 |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 代碼表(四) 銅器科/玉器科/瓷器科/文玩科 |
||
文物評等 |
Grade |
該文物的重要性 |
代碼表(五) 國寶/重要文物/文物 |
||
品名 |
中文品名 |
Object Title |
Chinese Title |
該文物的正式中文名稱 |
ex. 單件文物- 粉青菱花式盤 組件文物- 內填琺瑯番蓮五供 燭台 銅胎球形透明懷錶 一對 |
英文品名 |
English Title |
該文物的正式英文名稱 |
ex.銅器類文物- 禮器展【獸面紋方鼎】: Square ting with t’ao-t’ie decor |
||
原品名 |
Original Title |
該文物的「原品名」 |
ex.玉器類文物- 宋代展【玉荷葉杯】的原品為唐舊玉荷葉水盛 |
||
|
組件說明 |
Elements |
該文物的組件關係 |
ex.文玩類文物- 【銅胎球形透明懷錶】有兩件一組,在此註明銅胎球形透明懷錶「一組兩件,品名相同」。 【內填琺瑯番蓮五供】有五件文物為一組,在此註明內填琺瑯番蓮五供「一組五件,品名有別」。 【碧玉雕花多寶格盒】註明「一組廿三組件」。 |
|
附件說明 |
Others |
該文物的附件說明 |
ex. 玉器類文物- 百品展齊家文化【玉璧】:附木座,座底有銘刻。 銅器類別文物- 禮器展【亞醜諸㜊(難字)方尊】:附木座。 |
||
時代 |
朝代別 |
Time |
Dynasty |
該文物被創作的時間 依歷史斷代-朝代別 |
代碼表(六) 新石器時代/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春秋…(待定案) ●若朝代別非上代碼表(六)所列,則自行填寫。 ex.玉器類文物- 百品展【玉璧】: 新石器時期晚期 百品展【玉雙聯杯】: 明至清 銅器類文物- 禮器展【亞醜方鼎】: 殷墟晚期至西周早期 |
年款別 |
Date |
該文物被創作的時間 依歷史斷代-具特定時間點 |
ex. 玉器類文物- 百品展【玉螭耳洗】:雍正 銅器類文物- 宋代展【政和鼎】: 宋徽宗 政和六年 |
||
考古別 |
Archaeology Period |
該文物被創作的時間 依考古學上的斷代 |
ex. 玉器類文物- 百品展【玉版】:新石器時代晚期 百品展【玉琮】:紅山文化 銅器類文物- 禮器展【�c(難字)父癸爵】:殷墟中、晚期 |
||
西元別 |
Chronology |
該文物被創作的時間 依西元別 |
ex.銅器類文物- 禮器展【�c(難字)父癸爵】:約西元前13-11世紀(殷墟中、晚期) 宋代展【政和鼎】:西元1116年(政和六年) 玉器類文物- 百品展【玉琮】:約西元前3200-2000年(紅山文化) 百品展【玉雙聯杯】:西元1368至1911年(明至清) 百品展【玉螭耳洗】:西元1723-1735年(雍正) |
||
尺寸 |
基本尺寸 |
Dimension |
Main Size |
該文物的基本尺寸(必填) |
ex. 銅器類文物- 禮器展【�c(難字)父癸爵】:全高17.2公分 玉器類文物- 百品展元【玉大雁帶飾】: 縱長6.4、橫長11.0公分 百品展齊家文化【玉璧】:徑36.2-36.9公分 |
細部尺寸 |
Second Size |
該文物的細部尺寸 |
ex. 銅器類文物- 禮器展【�c(難字)父癸爵】:帶柱高20.3、流高20、立柱高3.5、流尾高18公分、重755公克 |
||
類別 |
|
Typology |
該文物的類別 |
代碼表(七) 銅器/玉器/瓷器/珍玩等 |
|
質材 |
質材 |
Material |
Material |
該文物的質材(可多選) |
代碼表(八) |
色澤 |
Color |
該文物的器面色澤 |
|||
胎質 |
Paste |
該文物的內胎材質 |
僅瓷器類、珍玩類文物(琺瑯、鼻煙壺等)填寫 代碼表(九) |
||
釉色 |
Glaze |
該文物的釉色 |
僅瓷器類、珍玩類文物(琺瑯、鼻煙壺等)填寫 代碼表(十) |
||
窯址 |
Kiln |
該文物的所屬窯址 |
僅瓷器類文物填寫 代碼表(十一) |
||
形制 |
功能 |
Shape |
Function |
該文物的功能 |
代碼表(十二) |
全器形制 |
Main Shape |
該文物的全器形制 |
代碼表(十三) |
||
局部形制 |
Second Shape |
該文物的局部形制(可多選) |
代碼表(十四) |
||
紋飾 |
位置 |
Decoration |
Location |
該紋飾的所在位置 |
代碼表(十五) |
紋飾類別 |
Pattern |
該紋飾的類別 |
代碼表(十六) |
||
技法 |
位置 |
Skill |
Location |
該技法所運用的位置 |
代碼表(十五) |
技法類別 |
Catalog |
該技法的類別 |
代碼表(十七) |
||
材質 |
Material |
該文物中鑲嵌物件之材質 |
僅鑲嵌技法填寫 代碼表(八) |
||
鑄造 痕跡 |
十字孔 |
Casting Condition |
Casting Hole |
青銅類文物的十字孔說明 |
僅青銅等金屬類文物填寫 |
笵線 |
Mould Mark |
青銅類文物的笵線說明 |
僅青銅等金屬類文物填寫 |
||
加強筋 |
Enforcement |
青銅類文物的加強筋說明 |
僅青銅等金屬類文物填寫 |
||
其他 |
Added Description |
青銅類文物的其他說明 |
僅青銅等金屬類文物填寫 |
||
款識 |
識文位置 |
Inscription |
Location |
該文物中如有識文的所在位置 |
代碼表(十五) |
識文種類 |
Function |
該識文的種類 |
代碼表(十八) |
||
書寫方式 |
Writing Type |
該識文的書寫方式 |
代碼表(十九) |
||
識文內容 |
Text |
該識文的內容 |
ex (………….引自《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二集四六卷頁五〈漢玉屏風歌〉) |
||
識文圖檔檔名 |
File Name |
該識文的圖檔檔案名稱 |
|||
識文圖檔 |
Inscription Image |
該識文的圖檔 |
|||
著錄 |
院內出版品名稱 |
Publish |
Tilte |
該文物曾出現於院內出版品之名稱 |
1.至少一筆以上的資料 代碼表(二十) |
頁碼 |
Page |
該文物出現於該出版品中的頁碼 |
僅填寫半形數字 |
||
圖版編號 |
Plate |
該文物出現於該出版品中的圖版編號 |
僅填寫半形數字 |
||
該出版品中文物品名 |
Object Name |
該文物出現於該出版品中的文物名稱 |
|
||
展覽說明 |
資料來源 |
Introduction |
N.P.M. Resource |
該件文物中文說明文的出處 |
代碼表(二十) |
中文說明文 |
Chinese Description |
該件文物的中文介紹 |
段落之間以壹個全型字元,加以區隔。 |
||
資料來源 |
N.P.M. Resource |
該件文物英文說明文的出處 |
代碼表(二十) |
||
英文說明文 |
English Description |
該件文物的英文介紹 |
|||
圖檔 |
圖檔檔名 |
Image |
File Name |
該件文物的圖檔檔名 |
|
圖檔說明 |
Brief Summary |
該件文物圖檔的文字摘要 |
ex.全器 局部 器底 銘文 局部 扳陰 族徽 拓片 |
||
圖檔 |
Image |
該件文物的圖檔 |
|||
備註 |
Note |
備註 |
|||
編目 記錄 |
填表日期 |
Record |
Record Date |
此筆資料的首次建檔日期 |
ex.2001/08/02 |
最近更新日期 |
Last Updated |
此筆資料的最近更新日期 |
|
||
填表人簽名 |
Signature |
此筆資料最近更新之填表人姓名 |
代碼表(廿一) |
||
核對人簽名 |
Curator |
此筆資料最後核對人的姓名 |
代碼表(廿一) |
填表者:鄭邦彥2001/8/2